中药走出濒危,日本人在做药,欧美人在喝药
文/周伯通
有人担忧中药会不会从历史上消失,这种担忧是多余的,不但没有消失,而且每年还在壮大,去年的统计,全球已经约有40亿人在使用中草药,交易额有了5000亿元。这事谁在做呢?是日本人在做,那日本弹丸小国,搞这么多中药,他一日三餐当饭吃,也吃不完啊!他并不是自己吃,做好了中成药后卖给欧美人吃。
西方人自从传教士来华之后,一直对中医药无比的感兴趣,学到了精华,但也学到了糟粕,比如在大航海时代,有船员中毒,他就用中草药水来放血、灌肠等等,那时候西方人能搞到中药材,但是他们没有中医,为什么他们学不成中医,因为思维不一样,中医把人体当做一个循环系统,头生病来,中医给你治疗脚,欧洲人是无论如何理解不了的。
既然原理搞不清楚,无所谓,有的吃就行了。这个时候日本人就登场了,日本人产生中医的也很少,但是曾经都在中华文化圈里,对中医药是信任的,于是就出钱来研究中药,并把他提高到国家重点支柱产业上来,政府协调企业全面做好中医药产业。
日本津村制药的社长说,我们的中药品牌,也就是汉方制药,已经走向了欧美,而且拿到的都是中高端客户,下一步的目标是,让中药走进中国,成为中国最知名的中药品牌,为此津村已经在上海、四川和深圳有4家分公司。津村制药的社长为何如此信心十足呢?因为他看到了以前中国游客在日本是抢马桶盖子,而如今来日本的中国人抢的是中药,所以他断定,未来中国的中药市场有大发展。
那为什么欧洲和美国人非常相信日本的中药呢,反而对中国中药出口大加阻挠,甚至不断地请水军来抹黑,这里面有两个原因,第一个当然是政治原因,欧美日同盟,自然要赚钱的事,要在同盟圈子里完成,至少日本赚了钱之后,美国可以来收割嘛!第二个原因是信任问题,日本对产品要求高,采用了安全溯源制度,就是朱元璋那一套,这块砖是谁生产的,得刻上匠人的名字。
日本和中国草药业的合作,也是溯源到农民身上的,任何重金属都不得超标,否则你拿不到工钱,白忙活一年。除了种植药材,他们给的工钱还可以,要是野生的药材,收购价更贵。日本人做成成品后,欧美的底层人不一定买得起的,他先打开的是白领阶层以上的市场,在安全上,欧美人对日本信任度更高一点,但事实未必如此,只不过欧美的宣传就是这样。
欧美人对中国的中药不放心,比如同样一副方子的药,日本人卖一百元,中国有可能九块九,于是他们就自以为是的认为是重金属超标,在欧美一直抹黑下,中国底层人也放弃了中草药,但是中药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不低,目前各种民营中医馆生意是很好的,但是服务对象都是有钱人。
中药的问题不是市场消失,有利好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消失的,现在日本市场、欧美市场、中国的富豪市场,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。中药要思考的问题是:能够形成普惠?西药为何碾压式打倒中药,是因为扫大街的人吃得起,而正宗的中药呢,估计只有有钱人才能享受。
我为什么要提正宗的中药,是因为商人为了挣钱,无所不用其极,中草药种植乱的很,就拿中草药之都安徽亳州来说吧,央视记者去暗访过,新闻还能搜索的到,造假泛滥,药材都是按照三比一掺假,自然价格很亲民,我这种打螺丝的人也买得起,唯一的副作用是:没病也给你吃出病来。
中药造假,已经疯狂,在这种形势下,日本的中药当然异军突起,你要是问我吃不吃中药?我只能说日本的中药我吃不起,国内的我是不吃的,小病小灾首选西药,这并不是爱国问题,是经济能力达不到,只能用西药先应付一下。中药在中国的路处于迷茫期,是为有钱人服务,还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?这就涉及到如何从源头上管理中药的产业链。
日本人走的是“以药养药”的路子,不和底层人打交道,从中药源头上要求就很严,他们的80%的药材来自于中国,我们普通人不要生气,为什么要卖给他们?但不卖给他们,你们也吃不起啊!全球中药的专利75%在日本人手里,精加工之后,二级品卖到中国,一级品出口美国和欧洲,甚至得到一些外国元首、世界首富的青睐和感激,不少让西医束手无策的病被中医药治好了。
这些药,我们普通人接触不到,西方的普通人也接触不到,由于利润高,以药养药,循环滚动,让日本中药产业的质量远远高于中国。但日本人坏在哪里呢?他大力的发展中医,私下里却伙同中国的不良知识分子,竭尽全力打击中医,这导致这样一个结果:1950年,中国西医4万人,中医50万人,到2022年,西医最低180万人,中医不到25万,而且中医从业者按照西医理论考试,最后都学成了“四不像”。
说起中医药,我不得不提一下所谓的知识分子,有些人拿着日本的钱躲在象牙塔里胡吊扯,与中国社会完全脱节,他们失去资本的豢养,走上社会一点生存能力都没有,除了接受资本的施舍,他们没有选择。这种人往往还是在高校任职的多,无能的老师教育无能的学生,而社会不需要无能的人,国内的知识分子们往往在批量生产有问题的学生,知识分子本身就是中国最大的问题。
如果从人类的角度看中医药,大家不必担心其灭绝,我以前看过《文化苦旅》中的一篇文章,叫《道士塔》,骂那个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圆禄,他是被安排守护石窟的底层的可怜道士。他从外国冒险家里接过少量的钱财,就把敦煌文物一箱一箱的运走,如今敦煌研究院的专家想要做研究,只能从外国博物馆里买取敦煌文物的微缩胶卷,叹息一声,走到放大机前。
欧美的学者、汉学家、考古家、冒险家,却不远万里,风餐露宿,朝敦煌赶来。而此时清朝的官员们在自己的客厅里,也正茶香缕缕。作者笔锋一转,说,我好恨,为什么是王圆禄守着敦煌石窟,而不是我。
但是他对自己也发出了疑问:我不禁又叹息了,要是运输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,然后怎么办呢?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,运费姑且不计。但当时,洞窟文献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?其情景是,没装木箱,只用席子乱捆,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,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,结果,到京城时已零零落落,不成样子。
敦煌石窟文物并没有灭绝,它从属于中国变成了属于世界,这中间当然夹杂着一个时代的苦楚。作者说,当中国稳定、经济向好的时候,外国人才真正的明白,“敦煌在中国,敦煌学也在中国!”
中医药势必也要走这样一个过程,如今在欧美开中医馆的都是中国人,虽然西方人认识了中药,但他们并知道中医,而且让他们从事中医是不可能的事情,因为老外永远无法理解“气”是什么?“上火”是什么?“寒凉”是什么?“湿气”又是什么?根本就找不到对应的翻译的词语,中医运用之妙,存乎一心,外国人最后只能承认,“中医学在中国,中药学也在中国!”
反中医的人总是提出一个“量化指标”,我举个例子,无土栽培的蔬菜、露天自然成长的蔬菜,用仪器检测,构成的成分一样,但我并不认为他们是同样一种东西,后者吸收天地之精华,它有能量和气场在里面,这个用机器检测不出来的。就像拿仪器检测秦桧和岳飞,分子结构是一模一样的,但你仪器却检测不出,在面对金兵来袭的时候,他们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样子的?
不要认为能够量化就是科学,科学不能将中医量化,这只能证明科学的本身是不科学的,中医是让自己的小宇宙和大宇宙平衡的终极之道,日本人弄懂了中医之术,然而要将中医造福于人类,还得依靠中国的中医之道。
支持的点个在看。